乡村医生项目

他们在基层医疗之路上坚守,我们在健康扶贫之路上毅行!

2019-04-25

转载自:星泓控股


乡村医生健康扶贫

4月4日,由《健康报》社、复星基金会联合发起的“乡村医生”健康扶贫行动在上海举行了出征大会。从那天起,35名优秀的青年员工,迅速抵达34个示范县,开展为期一年的驻点扶贫工作。截至目前,他们共走访了乡镇卫生院366家,村卫生室2658个,为乡村医生建立档案2795人份,为示范县乡村医生发放意外险保单总计6216份,总保障额大约6000余万元,举办乡村医生技能提升培训4场,累计培训乡村医生623名


一个月前,由复星全球合伙人、星泓控股董事长刘斌带领的星泓团队,在陕西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的紫阳县,完成了首次健康扶贫工作。短短几天的时间,给复星人最大的感触,就是“坚守与毅行”:

每一位村医,在基层医疗之路上都在默默坚守;

而于复星,在健康扶贫之路上始终都在毅行!



点击观看微电影《星·路》

01

从“不能走”到“不想走”


7岁时因为贪玩引发的一场事故,让全世久失去了右手,也瞎了右眼。长大后,村里的男孩一个个外出打工,自己却因为残疾很难走出去,于是便听从父亲的建议开始学医……



曾经也有过转行做生意的念头,但由于身体的限制及自己对医学的兴趣,还是坚持了下来。如今,全世久是人口逾1900人的木王村唯一的村医,也是村上小有名气的中医师。望、闻、问、切,当地人偏爱中医,找他就医的村民逐渐多起来,大家都信任他,就如同自家人。



全世久的儿子马上要在重庆结婚成家,想把他接到那里安度晚年。劝过他几次,全世久每一次的回答都很干脆:我不去,你回来!


全世久说,在这里呆了一辈子,村民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村民,未来的愿望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木王村,干到干不动为止!



02

从“很想走”到“不想走”


9年前,吴大军从汉阴县漩涡镇来到三官堂村。那时,全村老小看病没有着落,有时为了看一个小病都要跑20多公里的山路到镇上,可见当地医疗条件之差。


而当时儿子在汉阴读书,女儿从小被接到身边,几十公里的路程,让自己没法两头跑、更没法兼顾儿女,内心一度想放弃、就此离开。



几年前的胡蜂伤人案,让18位师生身陷危险,甚至有人一度惊厥昏迷。吴大军的及时医救,帮助了师生,也赢得了村民的感激,甚至赢得了外村人的青睐。


9年间卫生室搬了5次,从去年开始,他住进了新的村卫生室,工作、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吴大军说,他现在不想走了,今后想更好地为当地村民服务,一直干到干不动为止。而他也希望在陕西中医药大学读大二的儿子,学成后能重返大山,接他的班,继续为村民服务。



03

从“曾走过”到“不想走”


父亲是纪家沟唯一的村医,陈文举从小就帮着父亲捣药,卫校学医三年后,更是帮着父亲打理村卫生室。

    


但对年轻人,外界的诱惑实在太大。在延安大学完成进修后,他随着同学去深圳发展。父亲的一份来信,让他犹豫、挣扎、无法抉择。是回去帮他的忙,还是就在那里追求着更高的收入?陈文举考虑、取舍、下定决定,最终还是回到最熟悉的家乡,接过了老父亲的班。



作为村里高学历的年轻人,原本内心尚存波澜的陈文举在不断出诊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对这个深度贫困村的重要性,以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肩负的责任。


如今,陈文举已是纪家沟村远近闻名的儿科大夫,甚至外村的人也会跋山涉水来找他就医。他说,他现在也不想外出去打拼了,只想接好父亲的班,将农村基层医疗的“薪火”传承下去。



乡村医生健康扶贫项目

在这片土地上,还有更多像全世久、吴大军、陈文举父子这样默默坚守的村医。他们走上村医岗位的原因各不相同,也曾经因为不同的缘由、做出过不同的选择,最终让他们留下的是责任、使命和对这份职业的热爱。而多年来,他们始终在基层医疗之路上坚毅前行。


而于复星,一定会实实在在、认认真真地参与到“扶贫”这项事业中来。


复星的“乡村医生健康扶贫项目”,就是希望唤起社会对乡村医生的关注,解决这一群体“进不来、用不上、留不住”的难题,助力建设“健康中国”。


相信复星“乡村医生”项目及其在紫阳健康扶贫的具体行动,能成为中国“精准扶贫”战役中的先行军,带动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的企业及社会人士共同参与,为村医谋福利,为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助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