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社区可持续发展行动网络:“抱团取暖”助力出海企业在非可持续发展

以下内容来自: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
在“中非社区可持续发展行动网络”启动一周年之际,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在华联络办公室在北京举办专题研讨会。作为网络项目发起方之一,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下称“复星基金会”)和其他参与企业、社会组织和学术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分享项目的最新进展,围绕出海企业参与在地社区建设、ESG绩效整体提升等话题,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利用在地能力,整合资源

复星在非洲已深耕近20年,建立了强大的在地能力。复星国际副首席赋能官、复星基金会秘书长张翼飞分享了复星在非洲的产业布局、社区ESG工作及经验。
“评级机构更多地是鼓励企业在与产业相关的社区开展相应项目。在与你无关的地方捐款,实际上并没有很大意义。因此,我们一直在内部进行沟通和各种评估分析,探讨如何将各种因素与企业附近的产业相结合,开展更有针对性、有价值的社区工作。” 张翼飞说,复星基金会在发挥公益属性之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复星医药的核心能力,利用他们在地的优势条件,整合资源,与在非洲开展业务的中国公司展开合作,共同回馈当地社区的需求。
复星旗下负责非洲区域医药流通的Tridem Pharma的执行总裁Jean-Marc Bouchez,以及复星成员企业海南矿业公共事务主管文诗镇通过视频介绍了他们在非洲社区开展的项目,为出海企业在地社区建设提供经验与思路。
海南矿业在非洲马里布谷尼开展了“布谷尼美好社区项目”。2023年,海矿收购了当地锂矿资产,重新开放乡村学校,让60名儿童获得教育机会,建设储水坝解决村民饮水问题,捐赠拖拉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村民收入,并捐赠儿童抗疟疾药品,减少儿童疟疾发病率。

以行动讲好中国企业故事

华友钴业ESG高级主管吕基成介绍了津巴布韦Gromonzi社区综合发展项目的最新进展。各方协作开发的几百套SDG Hero健康专项桌面游戏送到当地中小学及医院,让孩子和患者能够在娱乐中学到疾病防治知识;妇女缝纫车间开始运行,吸纳了50名当地妇女,让她们得以实现经济独立;给当地小学安装的光伏和储能设备一一就位,并筹划举办津巴布韦社区青创大赛。“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发现不仅仅是做好事,还搭建了一个多企业意向方参与的平台。通过每个企业贡献独有的战略资源,帮助整个社区发生改变。”
在圆桌论坛环节,参与该项目的企业代表与高校智库代表讨论和回应了中资企业在海外参与社区建设的问题——如中资企业在当地社区问题上的意识薄弱和话语权的缺失,导致企业运营及舆论上背负较大压力,以及中国企业社会组织的能力不足,与面临的法规限制导致其难以在社区工作层面得到广泛的支持。

“抱团取暖,提升中资企业认可度”

来自上海大学经济社会学与跨国企业研究中心的刘玉照教授分享了其在非洲三国所做的田野研究。他表示,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面临的问题是在对当地社会了解有限的情况下,当地社会对中国企业也了解有限。需要学会如何在大家相互了解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更好的合作和交流。
参与本次闭门会的还包括来自腾讯、协鑫、海辰、至信及中国民间组织交流促进会等企业和机构的代表,大家一致认为要“抱团取暖”,带动更多社会组织尤其企业基金会走出去,营造更佳社区关系的同时,提升中资企业的认可度,为全球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关于中非社区可持续发展行动网络
随着中非贸易、投资、金融和人员交流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进入非洲大陆开展经营活动。企业在复杂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制度规范的情况下,面临着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风险以及国际舆论挑战。
中非社区可持续发展行动网络旨在为在非投资与运营的参与企业搭建链接私营、公共和社会领域利益相关方的一个长效机制的国际平台,并助力各企业相互交流和促成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它由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主办、复星基金会协办,于2024年4月26日在北京正式启动。(了解更多请点击:中非社区可持续发展行动网络启动,复星助力中非合作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