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医相助-乡村医疗关爱公益行”走进西藏萨迦县

“义诊专家团不远千里来到萨迦县扯休乡,不仅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诊疗技术,更重要的是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健康的希望。”西藏日喀则市萨迦县卫健局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次旦卓嘎说。
2025年8月26日,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下称“复星基金会”)“优医相助-乡村医疗关爱公益行”走进萨迦县。位于西藏日喀则市的萨迦县,下辖2镇9乡,常住人口5.7万人,县平均海拔4400米,高寒缺氧,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此次公益行的到来,如同为这片雪域高原送来了一阵暖风。

本次义诊专家团成员来自上海、天津、四川、湖南等多个省市,均是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的核心骨干,也是各自医院肿瘤领域的业务中坚。他们从各自城市出发,前往萨迦县扯休乡卫生院,仅单程就需耗费二十多个小时——航班辗转、汽车颠簸,再沿318国道蜿蜒而上,最终抵达海拔4000米的高原义诊点萨迦县扯休乡卫生院。

尽管提前做了抗高原反应的准备,但专家们一到达目的地,仍普遍出现了头痛、气短、乏力等不适症状。扯休乡卫生院是义诊行程中有史以来海拔最高的一站,严苛的自然环境给每一位专家带来了身体与意志的双重考验。然而,面对早已在卫生院排队等候多时的藏族群众,专家团没有一丝犹豫,迅速调整状态,立即投入诊疗工作。
“虽然身体确实很不舒服,但看到那么多期盼的眼神,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推迟义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余科达教授表示。

余科达教授(中)一边吸氧一边开展义诊工作
“我看的这个病人非常典型,她叫次仁,是一位中年女性。来就诊的时候,她主诉腹部肿痛、全身长期无力且容易疲惫,这些症状已经伴随她十几年了。”四川省肿瘤医院王浩教授回忆道,“她没有及时就医,一方面是因为起初疼痛尚可忍受,觉得不影响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当地卫生院和市级医院距离都很远,交通不便,让她一直没能得到及时的医疗帮助。直到这次义诊,她终于有机会面对面地向我倾诉身体的不适。根据她的描述,我为她做了一些辅助检查,并仔细叮嘱她日常应注意的饮食习惯和必要药品的使用方法。她听得很认真,然后用并不熟练的汉语,一遍又一遍地对我说‘谢谢’,那一刻,什么高原反应、头痛乏力,仿佛都已烟消云散。”

王浩教授(中)在为患者测量血压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克兢教授(右)为患者诊断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陈翱翔教授(右)在医院医生翻译下了解藏族患者病情
“在萨迦县高海拔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复杂、交通基础设施薄弱,老百姓骑摩托车约四个小时才到县人民医院。别的大医院可能濒临淘汰的设备,在这里成了香饽饽。”次仁顿珠院长告诉专家,“期待能有更多长效机制提升当地医疗水平。”

张翼飞秘书长为四位专家赠送感谢信
复星基金会秘书长张翼飞表示:“此次公益行不仅是一次义诊活动,更是一次深入的调研过程。我们更加了解了高原地区的特殊医疗需求。未来我们将建立更加精准的帮扶机制,可能包括远程会诊系统的建立、当地医生的培训计划以及医疗设备的精准捐赠。”
2023年9月,“健康暖心-乡村医生项目”落地萨迦县。截至目前,复星基金会在萨迦县开展乡村医生保障工程、关爱豆蔻计划、智慧卫生室升级、应急救灾等一系列帮扶工作,累计投入物资、资金80万余元,助力当地医疗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