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花开正当时|豆蔻海南保亭公益行,为青春成长护航

7月29日,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下称“复星基金会”)联合海南矿业、红仙文化公益基金会在海南省保亭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共同举办“情暖豆蔻少年,爱在豆蔻年华”—海南保亭公益行。活动现场,复星基金会联合海南矿业、红仙文化公益基金会、黄晓明明天爱心基金以及童年时光、Ubras,等品牌向海南省保亭县捐赠400份豆蔻包和100份营养包,并特别为30名豆蔻少女开启为期半天的素养成长营。

红仙文化公益基金会理事刘昊昕(左一)、海南省保亭县副县长吕妍(左二)、海南矿业副总裁董树星(左三)、复星基金会联席执行秘书长俞曦(右二)、红仙文化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刘爱舟(右一)

海南矿业副总裁董树星先生为孩子们发放豆蔻包
捐赠仪式上,复星基金会为到场的100名保亭中学豆蔻少年们发放豆蔻包和营养包。希望大家能够在花一样的年纪,不负芳华。这次“关爱豆蔻计划”海南保亭公益行,像吕妍副县长所说的那样:“从聚焦乡村女孩到守护全体青少年,这份关爱正在让更多‘豆蔻之花’无畏绽放。”

捐赠仪式大合影
捐赠仪式结束后,复星基金会联合红仙文化公益基金会、黄晓明明天爱心基金为30名保亭中学豆蔻少女带来了不一样的素养成长营,由围绕“豆蔻”开展花间密语油画艺术营,和以“共益思维”为视角开展工作坊共同组成,通过油画、思维等不同类型的课程形式为女孩们讲解她们的困惑。
花间密语:油画艺术中的情绪表达
由红仙文化公益基金会的三位志愿者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万瑾玉、中央美术学院硕士薛凯文、清华美术学院硕士宋敏以“豆蔻”为切入点,引导少女们理解花朵的品格象征,并通过调色技法将情感转化为画面,例如用明黄表达热烈,淡紫诠释优雅。同时,课上赏析梵高、草间弥生等作品,激发创作灵感。并通过临摹绘画的形式,让少女们执笔描绘心中的“秘密花园”,在画布上释放青春期的细腻情感。




共益思维:从“我”到“我们”的公益实践
工作坊上,黄晓明明天爱心基金理事兼秘书长、白鸟计划发起人黄鹂老师为同学们上课。她通过柬埔寨“幸运小铁鱼”案例、铁质小鱼烹煮补铁等案例,打破孩子们在慈善认知上的局限,诠释“公益是可持续的多赢行动”,鼓励学生从身边事切入,发现教室、社区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式,课上通过“班级公益角”、“一周行动卡”等小型实践培养学生的公益思维,分组讨论设计可行性的社区公益解决方案,并总结分享,就如同黄鹂老师所说的那样,共益思维的起步,是从我到我们的过程,用共益思维带动集体向善,推动可持续发展。




孩子们对素养成长营的感受
素养成长营者 参与者李同学
第一次围成圈开圆桌会,感觉太不一样了!以前上课大多是听讲,今天这个workshop让我们所有人都成了“参与者与决策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点子互相碰撞,火花四溅,最后竟然真的能一起捣鼓出可行的方案来!这种”脑力激荡“的感觉,真让人大开眼界。
素养成长营参与者 沈同学
今天的油画课让我发现,绘画真是个特别的情绪出口。当我把压力、情感甚至说不清的情绪,通过画笔变成色彩和线条涂抹在画布上时,感觉心里轻松多了。老师说得对,画画不是追求画得像,而是表达自我、释放情感的一种独特方式。这堂课让我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放松和表达空间。
素养成长营参与者 王同学
“在今天的共益思维课上,我们小组领到了‘非遗传承技术’的任务卡。我们最初的设想是直接通过视频进行记录。但黄鹂老师提出了一个更有深度的建议:鼓励我们小组成员先亲自去向村里的老奶奶学习这项非遗技艺,在学习和体验的过程中,再用镜头去记录。这让我真切体会到,共益思维不仅在于传播结果,更在于亲身参与和传承的过程本身。

每一份微光,都在照亮未来
当豆蔻包发放到少女们手中,当油画笔刷扫过少女们专注的脸庞,当共益行动卡写下第一个“发现”问题——这场公益行动已超越物质捐赠,成为一粒粒唤醒社会责任的种子。正如俞曦秘书长所言:“复星愿与各界携手,铺就乡村女孩健康成长之路。”因为每一朵无畏绽放的豆蔻之花,终将编织出更美好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