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天下 在路上 | “关爱豆蔻”,跨越千里的公益暖心之旅
“我是值得被爱的,
我有勇气做自己,
我有能力爱别人。”
5月30日,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下称“复星基金会”)荣誉理事长、复星艺术中心主席王津元一行来到四川省壤塘县,了解当地医疗发展情况、青春期少女健康教育现状,并带去了价值100, 000元的医疗物资、豆蔻关爱包,为壤塘县中学的藏族少女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关爱豆蔻”艺术营。
复星基金会荣誉理事长王津元(中)
壤塘县卫健局副局长华瑜珍(左三)
复星基金会联席执行秘书长俞曦(右二)
共青团壤塘县委员会副书记何倩(左二)
壤塘县中学校长包祥龙(左四)
壤塘,藏译“财神居住的地方”,县城海拔3285米,地理和文化都独具特色。2018年4月,复星基金会“健康暖心——乡村医生项目”落地壤塘,是项目首批落地县之一,至今累计派驻了4名复星企业员工与西部计划志愿者驻县帮扶。
当天上午,复星基金会一行前往南木达村卫生室探访藏族青年村医求周。求周医生2020年大学毕业后就回到壤塘县工作,谈及为何会回到家乡,她说:“读书时的学医经历,坚定了想要回到家乡为当地村民做实事的信念,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南木达村卫生室村医求周医生
西部计划志愿者严周牙已经在壤塘县驻点帮扶两年时间,他也分享了和求周一起下乡的故事。“我陪同求周去阿斯玛村为村民们做检查,2小时的车程要翻越海拔3900多米的高山,山路蜿蜒,再加上坐的救护车‘防抖’不太好,一下车我都快晕倒了,求周像没事儿人一样有序的为村民们做体检、量血压,她们的日常工作挺不容易的。”
壤塘县驻点队员严周牙
王津元对求周医生表达了感谢并送去了乡村医生爱心医药箱,“看到一些青年能够投身乡村,为乡村居民提供医疗服务,这是一件温暖和令人敬佩的事情,希望有更多像求周医生一样的青年加入到乡村医生的大家庭中来。”
目前,村医的老龄化成为未来守护乡村健康的一大困境。乡村医生项目把目光聚焦在像求周这样的青年一代,想办法为乡村留住新鲜力量,复星基金会和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携手发起了“青沃计划”,通过资助青年村医人才,不断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改善生活,让他们安心扎根乡村沃土,筑牢乡村健康屏障。
下午,各方代表在壤塘县中学就乡村医疗发展情况及青少年健康教育开展了座谈。县中学校长包祥龙对复星公益团队一行来访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普及生理健康教育知识,倡导男女平等的理念至关重要,让学生们接受这些健康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并带回到同学中、带回到家庭去宣传,形成从学校到家庭到社会的延伸。”
县卫健局副局长华瑜珍表示:“自2018年4月乡村医生项目在壤塘县开展以来,我们就与复星基金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从此结下来深厚的情谊。复星基金会的支持与帮助,稳定了我县乡村医生群体,增强了我县乡村医生服务能力,提升了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在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做文章、下功夫。”
王津元表示:“乡村医生项目是复星基金会的王牌项目,开展七年以来,项目已覆盖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78个县。‘关爱豆蔻计划’是乡村医生项目的分项,我们为偏远地区的女孩筹集善款,用于提供生理期关爱包、青春期生理教育系列课程以及开办线下青少年成长关爱营等活动,全方位护航豆蔻女孩健康成长,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坚定地帮扶壤塘,助力壤塘基层健康。”
随后,复星基金会一行与青年村医一同参与了“关爱豆蔻”艺术营。艺术营以“我爱我”为主题,创意的在教室里搭建三片“海洋”和一座“岛屿”,通过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为女孩们讲解她们的困惑。
“我是值得被爱的,我有勇气做自己,我有能力爱别人。”女孩们一起许愿,成为最好的自己。
求周医生为艺术营34位藏族女孩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女孩子要正确看待自己的生理变化,不要羞于表达,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自身的健康,懂得爱护自己。”
复星基金会执行秘书长俞曦也代表“关爱豆蔻计划”为女孩们送去了豆蔻关爱帆布包和玫瑰花。王津元在参与豆蔻营后对女孩们寄语:“这是我参与的最感动的成人礼,健康指导和女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希望你们能够健康成长,成为自信、独立的人,‘关爱豆蔻计划’也会持续关注你们,爱护你们,祝愿你们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