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久隆模范中学“乡村医生项目”暑期研学走进云南大山
7月初,在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下称“复星基金会”)邀请下,上海市久隆模范中学40余名师生来到了乡村医生项目县——云南省广南县,走访乡村卫生室、与乡村医生面对面交流,在实践中了解祖国基层的医疗发展情况。
广南县风貌
广南县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辖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东北部。2019年4月,复星基金会乡村医生项目落地广南,为当地村医提供多层次的保障,比如为他们购买意外险和重疾险,开展“龙门梦想计划”培训帮助他们考取执业资格证,近年来还将广南县的铁皮石斛等助农产品上架“复星甄选”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7月3日上午,在杨柳井乡卫生院举行的座谈会上,陈元友院长向来访师生介绍了当地情况,“我们这里有131个自然村,有汉、壮、苗、瑶、彝等多个民族。杨柳井乡卫生院是一所集预防、保健、医疗一体的乡卫生院,担负着全乡36000多人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使命。”
陈元友院长(左)致欢迎辞
乡村医生代表袁俊医生也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弃文从医”的故事。1994年,她开始在杨柳井乡石笋完小担任教师。2002年,她决定到乡卫生院学习,2年后,正式加入了乡村医生队伍。作为十里八村的健康“守门人”,只要村民有需要,她就得时刻准备着。虽然村卫生室诊疗条件有限,但却是村民发病的第一个诊治地点,是急救的黄金时间站。
袁俊村医(左)讲述自己的从医故事
对于自己的工作,袁医生十分自豪,“我从事乡村医生工作已经19年,对于我们村每家每户的情况,我的心里有一本日记。” 她向来访的同学们特别强调,乡村医生这个职业,需要倾注大量心血,需要占据个人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但是只要做好工作规划、用心去完成,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作为一名乡村医生,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乡亲们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虽然条件艰苦,但每当看到患者康复的笑容,我就觉得一切都很值得!”
久隆模范中学学生代表提问
在听完陈院长、袁医生的发言后,久隆中学的学生也提出了她的疑问:“对于慢性病,咱们村医会如何开药以及引导村民正确看待呢?”陈院长回答道:“下乡入户是村医的日常基础工作之一,有资质的村医每月都会给村民开一次慢病药,并和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在开药一周后进行复查,确保药物疗效。”
复星基金会理事长李海峰也为参加游学营的同学送去寄语:“希望同学们在泥土和露水中,了解中国农村的实情,理解乡村医生项目的意义,希望你们能够做好自己的学习和职业规划,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
交流会后,在陈院长的带领下,师生们走访了袁医生所在的宝月关村卫生室。同学们还了解到这里的其他两位村医——周玉华与周留羽的故事。71岁高龄的周玉华在村医岗位上一做就是50年,现在退休但仍然坚守在岗。他回忆道:“过年过节时人最多,有时候正在吃饭,门外有人来看病,就得立刻过去了。”周留羽是周玉华的孙女,年轻的留羽继承了祖父的衣钵,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接续为守护村民健康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陈院长也和大家说,虽然乡村医生这个职业的流动性比较大,但欣喜的是,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到基层来,“目前我们这里有5位大学生正在进行考核,准备投身于乡村医疗事业。乡村医生这个职业很需要新鲜血液!”
袁俊村医(左)周玉华村医(中)周留羽村医(右)
“参与这次研学之旅,我有幸深入云南的乡村地区,与当地的乡村医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观察。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深感乡村医生计划延续性的重要性,不仅关乎村民的健康福祉,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
——高二(2)班 刘奕杨
“我在红色之旅中来到杨柳井乡卫生院深入了解到了乡村医生建设活动,在远离城市喧嚣的深山中,有这样的一批人,他们每天早出晚归,跋山涉水,只为给乡亲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面对简陋的医疗环境和有限的医疗资源,他们从不退缩,他们能叫出每一户的名字,熟知他们的身体状况,凭借丰富的行医经验,一次次成功救治了急危重症患者,让我由衷的敬佩!”
——高二(2)班 张捷
“在深山村子中的卫生所,医疗环境更为简陋。而那里的村医袁医生就在这样偏远的深山中为当地的村民们提供着医疗服务,只要村民们需要她,她就会第一时间赶过去急救看病。作为村医,她会治疗的不仅仅是一类疾病,而是儿科、妇科等样样都会,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像袁医生那样,为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高二(2)班 夏欣莹
上海市久隆模范中学是一所由上海市教委和区政府共同投资兴建的公办区实验性示范中学。2001年成立之际,复星即为学校设立“复星尊师奖励发展基金”,用于奖励资助优秀的师生。未来,复星基金会也将继续推进乡村医生项目更全面、更专业地发展,为拓展中学生教育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帮助孩子们种下公益的种子,“我们守护村医,村医守护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