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保德信青少年社区服务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2021-10-22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世界的改变不是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

电影《我不是药神》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愿世界变好,不是因为救世主,而是因为追光者。青社奖这八年来,最幸运的是纪录了一群长期在校园、社区、社会和世界各个角落投身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的追光少年。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他们逐渐从追光者转变为发光者,辐射更多的身边人一同踏上公益这条光明之路。

2013年
青社奖从这里「精彩启航」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青社奖中国启动仪式现场

2013年5月30日,伴随着复星与保德信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复星保德信人寿,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与保德信金融集团联手将拥有18年历史的保德信青少年社区志愿奖引入中国,以推动中国青少年公益与国际接轨。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当天下午,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指导举办的复星保德信青少年社区志愿奖中国启动仪式在上海中学举行。在校园内积极投身公益的高二学生张怡天看到了在校园内张贴的海报,提前来到会场参加了这场启动仪式。那时候坐在台下的她不会想到,正是在听完宣讲后填写的一份申请表,彻底改变了她高三后半年的生活。

2014年
我们在世界的舞台「崭露头角」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2014青社奖获奖志愿者共同浇灌“公益之树”

2014年3月20日,复星保德信青少年社区志愿奖中国首届颁奖典礼暨晚宴在上海锦江饭店举行。颁奖典礼上,15名12-18岁的中学生志愿者首次被授予“杰出志愿者”称号和银牌。


保德信青社奖全球行政总监Greg Loder先生回忆起他在参加首届青社奖颁奖典礼时,曾感谢全体获奖中学生能够超越自己、采取行动帮助社区解决问题。“我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服务社区,并且鼓励你的朋友参与志愿活动。期望将来可以通过青社奖认可更多的中国青少年”。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在掌声中,来自上海中学国际部高三的张怡天与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的李朝唯同学一同站上舞台,在众人的见证下接过了首届青社奖“慈善大使”的奖杯,戴上了最早的两枚金牌。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此前长期在在多个社区建立关爱老人基金来帮助术后老人恢复的张怡天不曾想到,自己常年来的默默奉献会受到如此大的肯定。更不敢想象的是,她会作为“慈善大使”代表中国远赴美国华盛顿特区参加青社奖全球颁奖典礼。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仍记得刚下全球颁奖典礼舞台的张怡天兴奋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参加青社奖全球颁奖典礼是我人生中一次特别难忘的经历,在交流中我发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同学也在参与许多有意义的志愿服务,这令我倍受鼓舞,更让我觉得做志愿者是一件正确且有成就感的事。”

2015年
“00后”的公益能量「超乎你想象」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2015青社奖获奖志愿者骄傲地将校徽贴上“公益能量块”
 
2014年首届青社奖,我们共收到了来自上海49所中学的182份案例。2015年,青社奖携手上海中学生报,共征集到了来自67所学校的421份申请案例,其中有60%以上是“00后”。他们敢于创新、坚持不懈,让社会看到了“95后”、“00后”的社会担当和人格力量。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社会、告诉将来:他们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哪怕只是一点点。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每一位优秀的志愿者都是从普通的小事开始,希望大家能够找到自己擅长的那个小小发力点,最终成为新一代的社会领袖。”零点有数、飞马旅创始人,零点YES黑苹果青年理事长,独立媒体人袁岳博士曾在2015青社奖颁奖典礼上寄语青少年志愿者。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上海市民办华育中学预初年级的于乐文同学是2015青社奖中年龄最小的“杰出志愿者”,从小学三年级起就跟随妈妈一同参与公益。他在校内和社区向身边人募集御寒衣物、文具用品等物资和邮费,并将它们进行整理、消毒、打包,最终寄送至藏民同胞手中;他努力说服50余户家庭参与“爱心小马驹”认领活动,为西部贫困大学生筹集到了近三万元的学费;在日常他还积极参与福利院义工、认领流浪动物、地铁募捐等志愿服务。勿以善小而不为,举手之劳做公益,“00后”的于乐文用实际行动当好爱的邮递员。

2016年
京沪双城少年「益起成长」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2016青社奖申请学生演绎歌曲《和你一样》

2016年,青社奖首次进入北京,共吸引到京沪两地500多名中学生志愿者参与申请。双城少年行,公益同携手,青社奖扩展到北京之际,也得到了教育圆桌和搜狐公益的大力支持。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时任搜狐公司副总裁、搜狐焦点网CEO的曾伏虎先生在2016青社奖颁奖典礼致辞时曾这样说道:“希望我们的青少年在志愿服务中实现自我,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习惯,滴滴涓流,汇聚成河。在社会大家庭中,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我们的双手,成为城市中最亮丽的风景线。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为了帮助青少年更好的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2016青社奖颁奖典礼特别增加了主题论坛环节,一起探讨在大公益时代下青少年的成长与未来。复旦大学蒋昌建教授、上海SMG著名节目主持人小荷姐姐与2015青社奖的两位获奖志愿者一起,为同学们更好的投身公益行动出谋划策。通过媒体界、教育界与青社奖“校友们”的思想碰撞,让我们更加相信:公益是一种力量,每个人都可以是力量的源泉。

2017年
实力人气志愿者自带「流量」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2017青社奖获奖志愿者联手发动“星星的力量”启动仪式

3月25日,2017青社奖颁奖典礼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本届获奖的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18岁,最小的只有12岁。虽然年纪不大,但这些孩子却早已是公益领域的“资深人士”:一位学业紧张的高三女生,已经坚持了四年的志愿服务,多次走入贵州山区,参加和带队开展支教活动;一位12岁的女孩,因得知经化疗掉发的癌症病人急需头发做发套时,毫不犹豫地捐出了陪伴了自己七年的乌黑长发。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正如城市的发展需要灵魂品质一样,时代的进步正呼唤着志愿公益精神。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朋友加入其中,从身边小事开始,关心小社区、关注大环境、关爱身边人。小志愿同样会有大影响,‘快乐志愿,随手公益’也能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时任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党组成员,上海市志愿者协会第二届副会长的刘刚先生在2017青社奖终评环节对当下的青少年志愿者寄予厚望。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特别的是,2017青社奖中的“00后”公益实干家们在朋友圈“吸粉”无数。在志愿者事迹风采展示及“人气志愿者”线上投票活动当中,共有超过40万网友阅读他们的精彩志愿故事并参与投票。其中,来自上海民办尚德实验学校的庄园同学收获85236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汪梦祺同学收获69721票,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的孙烨同学收获60153票,三人当之无愧成为了2017青社奖的“人气志愿者”。

2018年
“00后”公益服务模式「大升级」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2018青社奖获奖志愿者参加中国青少年公益发展论坛

2018青社奖将案例征集的范围从上海、北京拓展到了山东和江苏,参与申请的青少年志愿者随着项目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也呈现上升的趋势。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复旦大学教授、著名节目主持人蒋昌建先生再度应邀出席青社奖颁奖典礼时说道:“青少年志愿者是鲜花,而青社奖则是衬托的绿叶,为的就是能让更多人看到花的美丽,闻到花香,从而影响更多青少年朋友加入公益志愿行列。”

对中学生来说,志愿服务已不算新名词。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学生做志愿服务,大多是到社区捡垃圾、捐款捐书、定期到敬老院和福利院看望老人和孩子。在2018青社奖的获奖学生之中不难发现,“00后”中学生的公益服务模式已悄然升级,不仅有温度,更有创新的态度。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上海市洋泾中学的严阳,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引进电子商务和小微贷款,帮助农民走向脱贫致富之路;山东省实验学校的李卓群,联合校内同学发起成立“助盲筑梦”社团,为盲人制作文化课音频课程,并带领同伴们开发了“明眸”App帮助他们学习……这些“00后”的中学生已经将新技术、新思想融入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当中。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在这些志愿者身上,我们看到当代中学生的家国情怀,他们不仅有责任、有担当,还有创意和行动。这些志愿者已经学会思考“我所学的知识能为社会贡献什么”,他们正用自己所学造福社会。尽管不少志愿活动做的都是身边的小事,但这些“小善”汇聚起来,就会形成“大爱”,传播的是满满的正能量。

2019年
「青春力量」绽放公益光芒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2019青社奖获奖志愿者受邀参加“星太极·行致远”公益之旅
 
都说做公益不分早晚,不分大小,不分先后,更不分年龄。调查结果显示,“00后”常年活跃在志愿服务第一线,有的是公益“菜鸟”,但绝大多数“00后”都渴望能与公益同行、一起成长,“00后”已成为社会公益服务的新力量。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李海峰先生在2019青社奖颁奖典礼分享时说道:“每一位获奖志愿者都是一颗公益的种子,正是这些种子把爱的力量传播到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每一位获奖志愿者都代表了我们社会的成长,他们的成长推动我们的社会获得更美好的未来。”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2019青社奖颁奖典礼的公益论坛上,组委会特别邀请马云基金会“乡村教育人才计划”负责人张文斐到场,向同学们介绍了马云基金会所开展的公益项目。张文斐还通过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公益履历以及成长感悟,与在场青少年进行互动交流,并解答他们提出的疑问,为孩子们未来的成长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在颁奖典礼外,2019青社奖的获奖青少年志愿者还受邀参加“星太极·行致远”公益之旅。志愿者们前往位于徐汇滨江的星太极场馆,了解复星公益品牌“太极抗帕”项目。在与长期练习太极拳的帕金森病友进行的互动交流中,给彼此带去了感动和温暖。同时,志愿者们还跟随导师学习太极拳,亲身感受太极的的文化与魅力。最后,大家纷纷建言献策,畅所欲言,热烈讨论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2019年5月6日,2019保德信青社奖全球颁奖典礼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隆重举行。当“Yang Ding, Yifan Wu!”两人的名字被念到时,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两人带着笑容向前跨出一步,自信的身影点燃了会场所有人的激情。这一刻,他们代表中国青少年志愿者将自己的精彩志愿故事讲给了全世界。至此,吴一凡成为了青社奖历年以来年龄最小的金奖获得者,而丁杨则是首次获得青社奖“慈善大使”这一殊荣的江苏少年。

2020年
我们「焕然一新」逐梦前行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历届青社奖全国颁奖典礼合影

不知不觉,青社奖来到中国已经走过了八个年头,至今已有超过4500名中学生申请。在过去的六届里,共表彰了数百位12-18岁在志愿服务或公益活动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中学生志愿者。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历届青社奖“慈善大使”

其中,先后共有12位来自上海、北京、山东、江苏的中学生志愿者作为“慈善大使”受邀代表中国远赴美国华盛顿特区参加保德信青少年社区志愿奖全球颁奖典礼,用中国声音向全世界自信的讲述属于中国青少年的精彩志愿故事。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2020青社奖启动前夕,青社奖更新了主视觉。灵感来源于2016青社奖“慈善大使”姚紫馨的公益寄语——“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就在那里!”,设计师将热情洋溢的“青社橙”公益能量块汇聚成山,山峰顶部的金牌如同太阳般迸发着志愿精神的光芒,吸引着有志的追光少年勇攀公益高峰。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青社奖还首次邀请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顾问、著名节目主持人蒋昌建携手2015青社奖“慈善大使”李嘉昊与2016青社奖“慈善大使”姚紫馨担任“青社推荐官”,邀请历届“慈善大使”担任“青社合伙人”,一起为2020青社奖“造势”。
 
此外,我们还将申请对象的范围拓展至全国,热忱欢迎12-18岁的中学生志愿者申请。同时,首次开放个人奖和社团奖双报名渠道,以表彰更多青少年和他们的公益社团长期在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中的辛勤付出。今年,共吸引了上海、北京、山东、江苏、浙江、四川、云南、黑龙江等地的千余名青少年参与申请。未来,希望有更多的青少年志愿者能够加入“青社大家庭”,一起携手公益,与爱同行。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从身边开始,从小事开始,从爱好开始,书写你的精彩志愿故事。相信2020青社奖会继续纪录这群“发光少年”公益旅途上的高光时刻,更期待未来的你,也能像他们一样,向中国和全世界传递“发光少年”的志愿精神、公益能量和青春风采。

青社奖8周年回顾 | 他们从追光者到发光者
复星保德信青少年社区志愿奖
复星保德信青少年志愿奖在中国创立以来,表彰了数百位12-18岁在志愿服务或公益活动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中学生。该奖项起源于美国保德信青少年社区志愿奖,旨在通过寻找和表彰优秀的青少年志愿者,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公益。二十多年以来,该奖项已经扩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网络,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开展,以鼓励全球青少年通过志愿活动帮助他人、服务社区、贡献社会,共吸引数百万12-18岁的全球优秀青少年志愿者参加。
2013年,在复星与保德信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之际,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与保德信金融集团联手把这个奖项引入中国,以推动中国青少年公益与国际接轨。
指导单位: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保德信金融集团、复星保德信人寿
合作单位:上海中学生报、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