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物资当日必达,复星组建志愿运送队
内容来源于: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
这些天里,有一群“蚂蚁雄兵”,从未曾停歇——
3月23日,复星爱心车队已成立9天。目前,已有144位复星员工志愿者加入其中,他们平日里从事的是人力、财务、设计、IT甚至药物化验的工作。当城市因疫情按下暂停键,复星爱心车队深入抗疫驰援末梢,每天驾车从复星位于三门路的物资仓库出发,带着急需物资,驶向这座城市的四面八方。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上海科技大学、上海海关学院。”两天前,复地管理的王允茂在高德地图上标记出这三个目的地。爱心车队志愿者群里弹出消息,“三个地方的派送物资总共有6箱,你们车可以放得下吗?”随后发来一张照片,照片里,6箱物资和旁边1.65米的工作人员齐高。塞一塞应该没问题,大个子的王允茂顺势把驾驶座的位置又往前挪了挪。
孙佳岚与王允茂(右)
从仓库到第一站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要经过绕城高速,上了高速车反而多了起来。王允茂眼前的自动感应雨刮器在暴雨中飞速挥动,一同前往的同事孙佳岚开玩笑说,“你看这雨刮器像不像激动着猛挥手的超级歌迷?”两人都是来自复地管理的HR。等待对方收货的间隙,两人啃起面包,这就是当天的晚饭。
当天“抢单”成功的还有复宏汉霖的宋维亚,这是她第四次参与捐赠物资派送。在爱心车队这个群中手速不快是不行的。“抢单”成为这个爱心车队群内的日常。宋维亚平日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冷静、专注是她作为实验员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在这个群里她成为了“首单首达手速王”,被大家称为“又快又稳”女司机。徐汇、松江、嘉定,最远一单来回跑了150多公里,以至于快到家时车电量仅剩8%。
宋维亚
驰援任务“接单”、领个人防疫包、与库管人员核对出库物资、搬运物资、出发……这一套标准流程,宋维亚熟稔于心。“我只是任务的最后一公里,还有很多人在为驰援保驾护航。”她说,“上一单结束时间是凌晨12点多,群里的‘客服’志愿者一直等到我安全到家才下班。”
“没有收到志愿者安全到家的消息,我不敢睡。”蔡艳君就是宋维亚提到的那位“客服”志愿者,“我们几个都开玩笑说,突然有种当妈的感觉。”她口中的“我们”,正是爱心车队群的“客服”团队——四位来自复星基金会的年轻女孩儿。她们负责平日里爱心车队群的运营维护工作,要完成员工志愿者的报名录入、防疫物资发放、驰援任务派单、仓库调度对接、志愿者答疑、安全确认等工作。
袁文婕是这四位女孩儿中的一员,也是这次爱心车队的统筹人。“团队每天都会整合来自上海各地的防疫物资捐赠需求,根据紧急程度排出优先级,在通知仓库调货、配货的同时,向爱心车队群发出驰援任务清单。员工志愿者在群内完成接龙‘抢单’,然后到仓库取货并配送。”她介绍到爱心车队的日常运转流程,你很难想象,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的女孩正协助库管井井有条地调度着4000多平方仓库的物资。
前几日接连的暴雨,加重了仓库调度的困难,她顾不上这些,因为爱心车队里派发的驰援任务已经秒速被认领。袁文婕和复星旅文的胡雄斌在暴雨里完成了物资的交接,这一趟他要去的是距仓库76公里的上海建桥学院。
胡雄斌
从事多年财务工作的胡雄斌,比一般人细心不少。他测算了一下距离,到上海建桥学院应该需要1个小时20分钟左右的时间,所以一早到了仓库,希望尽快出发。这趟行驶路线他并不陌生,“开过20多趟吧。” 因为疫情,有几个路口进行了封闭管理,绕路后,“老司机”也迷路了。四点多从仓库出来时天还有一些微亮,到达目的地时夜色已起。
50岁的胡雄斌发到爱心车队群里的照片,经常被群里的小伙伴“吐槽”说是标准的钢铁直男拍照风。但这个直男也有柔软的时刻,昨天派单结束回到家后,他向志愿者们报平安,说已经在家撸猫了。并发了一张猫咪的照片,配文“你抢到单了咩”。
“你抢到单了咩”
无论是爱心车队的运维效率,还是志愿者们的抢单速度,都体现着“快0.01秒”的复星基因。7天前,复星基金会理事长李海峰就率领着编号001的爱心车队首单出征,他说,“这次爱心车队的成立,是因为太多复星一家的员工联系到我们,希望可以为这座城市贡献一份力量。我们也非常愿意为大家建立这样一个献爱心、做贡献的平台。”
截至目前,复星基金会累计接收捐赠需求72个,已向73家机构捐赠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及食品、饮用水等生活物资69万余件。